剛結束一名中年男子的性諮詢,他覺得這近來幾年勃起速度和性慾沒以前好,擔心得了性功能障礙,經過了解其實不影響他在性行為上的表現和滿意度,並沒有性功能障礙。只是年齡的老化與年輕時高峰經驗相比下,產生了落差才有所懷疑。
結束諮詢後他再三感謝我解答困擾他多年的疑惑,踏著輕快的腳步要推開大門。
走前他留下一段話:「跟您聊收穫良多,網路上充斥著許多資訊讓人無所適從,更重要的是不知道該找誰,即便決定要來還是很怕被人發現。」
 
這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文化壓力下的結果,國外知名婚姻家庭與性治療師 Joe Kort,新公司裝潢告一段落準備掛上招牌,就遇上了鄰居的抗議,要求Kort得把大廳掛牌「The Center for Relationship and Sexual Health」當中「Sexual Health(性健康)」去除,理由是對孩童有不好影響。
Kort找管委會申訴協調未果,為了避免糾紛擴大影響到來訪個案,考慮搬離此地。Kort強調 [ 性 ]並不骯髒,確實有些人很需要性健康諮詢,已有三十多年資歷的他對此也很無奈。
 
我們周遭一直不缺乏對性的資訊,但都流於表面缺乏深度或是誤導對性的迷思:把AV男優表現視為正常、誘惑男/女性的87招、在大的鳥都裝得下、第一次找G點就上手、淫欲損財福戒淫得萬報...,不斷重複強調在性的表現或是性惡論,間接讓我們去懷疑自己的性是否正常。
 
這樣的氛圍導致當我們面臨性功能障礙也不願多談,其實有時簡單衛教就足以處理,但性障礙往往拖到當事人面臨離婚、分手或隱忍到性自信被摧毀到一點不剩時,造成極大痛苦才來,往往需要耗費很大的心力處理。
 
最近引起極大關注的遊戲「還願」,重現了過去對心理疾病的污名化,杜先生不願承認愛女需要去看精神科,造成不可挽回的結局。
而現在已有知名人物跳出來呼籲大眾,例如NBA明星球員綽號「愛神Kevin Love,在一般人眼中他們可能是天姿驕子,收入豐厚、身體健壯在球場上永遠充滿能量。可是在去年二月份的某場比賽他無預警中途離場,隔月LOVE在部落格寫了很長的文章,坦承得了恐慌症並講述這段期間的心路歷程。
會有這個舉動源自看到另一名球員DeMar DeRozan關於抑鬱症的訪談。這不禁讓LOVE想到自己可以做點什麼,也許身邊的朋友、同事和鄰居們也深陷相仿的困境。
 
如果有一天性功能障礙如同心理疾病不再汙名,就好比我們聽到有人感冒一樣不隱諱自然面對。
大家不用以為自己是獨自經歷這一切,伴侶間可以不避諱討論,不迷信網路電台上的偏方,我相信性障礙將會大幅減少。
 
不過在我們官網留言版上每天湧入大量關於性表現焦慮或基礎性健康的提問,就覺得我們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作者_ 陳建臨 性健康管理師

嵩馥性健康培訓中心  專任講師
嵩馥( 北京、上海、深圳 )  性諮詢師
中華性健康促進協會 理事
樹德科技大學 人類性學研究所 畢業
美國ACS執照性學家
台灣第一位男性健康管理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F性致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